第63章 翡翠狐狸(1 / 2)

子夜异闻 古皖老村 1866 字 4天前

江南玉雕名匠陆明远,技艺冠绝一时,然性孤介,不媚权贵,故常困于贫寒。这年深秋,冷雨绵绵,他独坐陋室,对着一块寻常青玉枯坐,苦无灵感。忽闻柴扉剥啄,开门见见一老妪立于檐下,浑身湿透,怀中紧抱一粗布包裹。

“陆师傅,”老妪声音嘶哑,带着山野土腔,“山里捡的石头,您…您给瞧瞧?” 她哆嗦着打开包裹,里面竟是一块碗口大小、通体幽绿的原石!石皮粗糙,隐有裂纹,但缝隙深处透出的绿意,浓得化不开,仿佛一潭凝固了千年的深碧湖水,在昏暗中兀自流转着莹润内敛的光华。

陆明远心头剧震!他一生与玉石为伍,从未见过如此内蕴宝光的璞玉。强抑激动,问道:“老人家,此物不凡,欲售几何?”

老妪怯生生伸出三根枯瘦手指:“三…三百文,给孙子抓药…”

陆明远深知此玉价值何止万金!他喉头滚动,贪念如毒藤滋长。此刻只需付这区区三百文,旷世奇珍便归己所有!他迅速摸出三百文铜钱塞给老妪,几乎是将那包裹夺入怀中。老妪千恩万谢,身影没入雨幕。

关紧房门,陆明远的心仍在狂跳。他洗净石上泥污,置于灯下细观。绿意深邃沉静,石皮深处似有天然云纹水波,氤氲流转,更奇的是石心一点凝白,恰如点睛之位。一个念头电光火石般击中他——天意!此乃天赐神玉,合该琢一灵狐!

他闭门谢客,焚香静心。刀锋落下,石屑纷飞。陆明远屏息凝神,如对神只,每一刀都倾注了毕生修为与狂热的执念。石皮渐褪,一只狐狸的雏形在幽绿玉质中苏醒。他依着石心那点凝白,精雕细琢一对狐眼。刀尖轻挑,最后一点石屑落下——刹那间,整只玉狐仿佛活了过来!那双眼眸深邃灵动,幽幽绿光如深潭,一点凝白恰似活物瞳孔,顾盼间似有万种情绪流转:狡黠、哀怨、嘲讽、洞察……仿佛千年精魄,被囚禁于这方寸翠玉之中。九条长尾自然蜷曲,线条流畅如生,玉质温润,光华内蕴,整只狐狸散发着一种妖异而圣洁的灵韵。

“成了!绝世之作!” 陆明远痴迷地摩挲着玉狐,指尖冰凉滑腻,如同抚摸活物皮毛。他给它取名“灵犀”。

“灵犀”出世的消息不胫而走。城中首富王员外闻讯,携重金登门。一见玉狐,顿时目眩神迷,魂魄仿佛都被那对狐眼摄去,失态地扑到案前,口中只反复念叨:“神物!神物啊!” 他以黄金千两、良田百亩相诱,陆明远虽心动如鼓擂,但看着灵犀那幽深的眼眸,仿佛被无声质问,竟鬼使神差地摇头拒绝:“此物…非卖品。”

王员外悻悻而去,眼中贪婪却如野火燃烧。当夜,陆府遭了贼。几个蒙面人撬开陆明远藏玉的暗格,抢了“灵犀”便逃。陆明远惊醒追出,只望见几条黑影消失在巷口。他如丧考妣,捶胸顿足,恨意滔天。

三日后,王员外府中传出骇人消息:员外暴毙于藏珍阁!家人称其死状极惨——双目圆瞪欲裂,布满血丝,脸上凝固着无法言喻的极致恐惧,仿佛在死前一刻看到了世间最恐怖的事物。他手中,死死攥着那只“灵犀”翡翠狐狸。官府来人勘察,仵作验尸,竟查不出丝毫伤痕或中毒迹象,只道是“惊悸猝亡”。

王家人视“灵犀”为不祥妖物,慌忙将其低价转售于城西“聚珍轩”古玩店张掌柜。张掌柜素不信邪,得此奇珍,喜不自胜,置于店中最显眼的紫檀木架上。那玉狐在射灯下更是流光溢彩,引得无数富商豪客争相围观,啧啧称奇。

当夜打烊,张掌柜独自在店中盘点。店内灯火通明,他哼着小曲,目光忍不住又瞟向架子顶端的“灵犀”。这一看,浑身血液骤然冻结!那玉狐的姿势…似乎变了!原本慵懒蜷伏的身形,此刻竟微微昂起了头,一对幽绿狐眼,正冷冷地、直勾勾地俯视着他!那眼珠深处,一点凝白寒光,如针如刺!

“谁?!” 张掌柜汗毛倒竖,厉声喝问。无人应答。他揉揉眼,疑心自己花了眼。再定睛看去,玉狐姿势似乎又复原了。他长舒一口气,暗骂自己疑神疑鬼。正要锁门离开,眼角的余光却猛地瞥见——旁边铜镜里,映出的不是架子上的玉狐,而是一只活生生的巨大九尾碧狐虚影!它优雅地蹲踞在紫檀架上,九条蓬松的长尾轻轻摇曳,周身蒸腾着淡淡青气。最骇人的是它的眼睛,碧绿森寒,正透过铜镜,与他四目相对!那眼神,充满了冰冷的嘲弄与一种高高在上的、非人的漠然!

“啊——!” 张掌柜魂飞魄散,肝胆俱裂,发出一声不似人腔的惨叫,连滚带爬冲出店门,鞋都跑掉一只。次日,他便染上怪病,高烧不退,口中胡言乱语,尽是什么“狐狸眼睛”、“九条尾巴”、“盯着我”之类的呓语,不出七日,竟也一命呜呼。

“灵犀”再次易主,被当作烫手山芋,几经转卖,最后落到一个不信邪的落魄书生李慕白手中。他虽清贫,却爱玉成痴,倾尽所有购得此物,置于陋室案头,日日相对,读书写字,只觉心旷神怡,倒也无事。

消息辗转传到陆明远耳中。他得知王、张二人离奇暴毙,心中惊惧交加,更有一种自己骨血被夺的剜心之痛。他变卖家产,费尽周折,终于寻到李慕白住处。

陋室之中,李慕白正捧卷苦读,“灵犀”静卧案头,幽光流转。陆明远一见玉狐,呼吸瞬间急促,眼中再无他物,几步抢上前去,伸手便欲抢夺:“还给我!它是我的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