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起诡谲压抑的大汉朝廷,奇袭的楚军就激昂多了。
几乎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热情洋溢的笑容,大军热血沸腾。
季布精神焕发,望向余朝阳的眼神充满崇敬、尊重。
正是眼前这位年轻男子,在江东覆灭之际,以一肩担起了数百万江东父老的衣食住行。
他左手发展民生,用名为‘杂交水稻’的神物,让江东远离饥荒,人人都能吃饱饭。
他右手改革军队,使军功体系由下至上深入人心,寒门子弟亦有出头之日。
除此之外,他还冒天下之大不违,使学堂遍地开花,大力推广男女平等概念。
虽效果甚微,但却迈出了从零到一的关键一步,日积月累之下,必能收获丰硕果实。
唯一不妥之处,便是大王年近而立之年,却没有子嗣诞生,后继无人。
每天不知多少谋士、世家、巨商上门说亲,却都被大王以‘血仇未报何以为家?’为借口给拒绝。
上倚重人才,下体恤民生,又以天下太平为终身己任,此等明君执掌江东,真乃…
三生万幸!
也正因如此,使得余朝阳在军队中的名声水涨船高,直逼霸王项羽。
一众高中低级将领心服口服,马首是瞻。
霸王留下的政治遗产尚且如此,就更别说余朝阳在民间的声望了。
每逢出街巡视,街道两边必是万人空巷,受万民崇拜,被尊称为:农圣!
可以说余朝阳治理江东这十年来,发展速度抵曾经的五十年一百年!
而被无数江东父老心心挂念的后继无人问题,也将在今日得到解决。
季布深吸口气,难掩兴奋朗声道:“禀大王!”
“大军已休整半个时辰,精力充沛,前方五十里便是洛阳城,是否让大军开拔?”
此话一出,一万双如狼似虎的瞳孔瞬间抬起,直勾勾的盯着余朝阳。
他们这一万人虽年纪颇大,但无一例外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士。
他们曾跟随过霸王攻伐彭城,兵凿荥阳,历经垓下的十面埋伏、四面楚歌,也曾于乌江之畔完成三十人硬冲五千汉军的壮举。
他们既是攻无不胜战无不克的江东子弟军灵魂所在。
也是如今江东子弟军中,对刘邦、汉朝杀意最重的一批人!
余朝阳胯骑神异骏马,举手投足尽显儒将之风。
在长达十年的历练中,他早已脱胎换骨,习得丞相五成真传。
而唯一不变的,便是他手中那扇仅剩几支羽毛的七彩羽扇。
羽扇既是让他铭记霸王遗志,亦是缅怀已经归天丞相。
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巍峨城池,余朝阳轻摇羽扇,颇有几分丞相之风,平声道:“大军缓步开拔!”
“遣人去告诉洛阳守军:不要做无谓抵抗,投降者可免一死。”
余朝阳顿了顿,继续道:“启动我军暗子,让他们在城内大肆宣传流言,就说…”
“禁军将领,文武百官皆已秘信联系楚王,要献城而献,博滔天巨功!”
“兵者,当攻城为下,攻心为上,待洛阳人心惶惶之际,便是我军攻克洛阳城之际!”
“喏!”
季布再一次折服在余朝阳的才情下,当即拱手离开,落实交代的事情。
双管齐下,楚军还未开始攻伐,洛阳城便已摇摇欲坠,流言四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