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默的手指在档案上轻轻敲击,雷局长的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迷雾。\"永昌钟表行...王世安钟表行...\"他低声重复着,脑海中串联起所有线索。
\"局长,我需要查阅1947年到1949年的旧报纸。\"林默合上档案,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,\"特别是关于永昌钟表行的任何报道。\"
雷局长眉头紧锁,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钢笔:\"小林,你在怀疑什么?周维民可是经过严格审查的干部。\"
\"十五日。\"林默突然说道,\"茶楼爆炸在十五日,赵建国的采购记录显示他在每月十五日都会去钟表行,而现在...\"他看了看手表,\"明天又是十五日。\"
雷局长的钢笔\"啪\"地掉在桌上,墨水溅在文件上。他盯着林默看了几秒,缓缓点头:\"图书馆地下二层有缩微胶片档案,用我的证件。\"他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特别通行证,\"小心行事。\"
离开局长办公室,林默快步穿过走廊。经过人事科时,他刻意放慢脚步。透过半开的门缝,他看到周维民正背对门口打电话,右手不停摩挲着那块怀表。
\"...必须确保万无一失...\"周维民压低的声音隐约传来,\"...名单已经准备好了...\"
林默屏住呼吸,轻手轻脚地离开。走出军管会大门,午后的阳光刺得他眯起眼睛。街对面,小豆子伪装成卖烟的小贩,冲他使了个眼色。林默微微摇头,径直朝图书馆方向走去。
北平图书馆高大的罗马柱在阳光下投下长长的阴影。出示特别通行证后,工作人员带着林默来到地下二层的档案室。昏暗的灯光下,一排排金属柜散发着淡淡的防蛀药水气味。
\"1947至1949年的《四九城日报》《申报》都在这里。\"工作人员指着第三排柜子,\"需要帮助吗?\"
\"谢谢,我自己来。\"林默等工作人员离开后,立即开始查找。缩微胶片机发出轻微的嗡嗡声,泛黄的报纸影像在屏幕上流转。
三小时后,林默的眼睛已经酸涩不堪。就在他准备放弃时,一则小广告吸引了他的注意:
\"永昌钟表行诚聘学徒,待遇优厚,需身家清白。联系人:周老板。1948年3月15日《四九城日报》\"
\"3月15日...\"林默迅速翻到下一期的报纸。在3月16日的社会版,一则不起眼的报道引起他的注意:
\"昨日西四区永昌钟表行发生小型爆炸,幸无人员伤亡。警方初步调查系锅炉故障所致...\"
林默的手指微微发抖。他继续往前翻找,发现1948年每个月的15日前后,永昌钟表行附近都会发生小型事故——水管爆裂、电线短路、煤气泄漏...全都伪装成意外。
\"这不是巧合...\"林默喃喃自语。他继续查找,终于在1949年1月的一则启事中发现关键线索:
\"永昌钟表行因业主要南下,即日起转让给王世安先生经营,更名为王世安钟表行...\"
启事旁边是一张模糊的照片:年轻的周维民站在一位中年男子身旁,两人都穿着笔挺的中山装。照片说明写着:\"周老板与侄儿临别合影\"。
林默迅速拍下这些资料。正当他准备离开时,最后一则新闻让他浑身冰凉:
\"1949年1月28日,原永昌钟表行周老板乘火车赴上海途中,遭遇匪徒袭击不幸身亡。其侄周某现服务于军管部门...\"
“周某……”林默紧盯着这行字,仿佛能透过这两个字看到周维民摩挲怀表时的模样。那块怀表,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,表带已经有些磨损,表壳也略显陈旧,但依然看得出它曾经的精致。林默心想,这块怀表很可能是周维民叔叔的遗物,也许对他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。
当林默从图书馆出来时,夕阳已经西沉,天边泛起了一抹淡淡的红晕。他脚步匆匆地按照约定来到与小豆子碰头的茶馆,然而,当他推开门,却发现桌上只有一杯凉透的茶和一张字条。
字条上的字迹有些潦草,但依然能够辨认出上面的内容:“西四砖塔胡同有发现,我先去盯梢。21号院。——豆”。林默的心猛地一紧,他立刻意识到事情可能有了新的进展,但同时也感到一丝担忧。
他来不及多想,快步走出茶馆,站在街边招手叫了辆三轮车。车夫是个憨厚的中年人,看到林默焦急的样子,连忙问道:“先生,您这是要去哪儿?”
“西四砖塔胡同,快!”林默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急切。车夫应了一声,随即拉起车把,车轮飞快地转动起来,带着林默朝着西四砖塔胡同疾驰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