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0章 征讨欧罗巴的计划(1 / 2)

此时的欧洲大陆,正深陷于错综复杂的权力漩涡与宗教纷争之中。

世俗国家间,英法百年战争虽因《布雷蒂尼条约》的签订进入短暂休战期,但仇恨的种子早已埋下,双方在领土、经济利益上的矛盾从未消解,随时可能重燃战火。

法国表面上在“智者”查理五世的整顿下,经济有所复苏,军队进行了改革,可国内贵族势力盘根错节,对王权的挑战暗流涌动。

英格兰在爱德华三世去世后,经历幼主理查二世继位,贵族间争权夺利,内部矛盾凸显,同时还要应对苏格兰的不断骚扰。

伊比利亚半岛上,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两个王国相互较劲,试图扩大自身影响力,对北非穆斯林势力的征战也从未停止。

葡萄牙则在航海事业上悄然崛起,虽尚未开启大规模航海探险,但葡萄牙人已开始沿着非洲西海岸试探前行。

意大利半岛更是城邦林立,威尼斯、热那亚凭借商业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,与东方的香料贸易把控着欧洲市场命脉。

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逐渐崭露头角,在政治、经济和文化领域施加影响力。

而在宗教层面,天主教会的大分裂将欧洲推向信仰与权力的双重危机。

罗马教廷与阿维尼翁教廷各执一词,双方不仅争夺教会领导权,更在世俗权力上相互掣肘。

各国君主出于自身利益考量,纷纷站队。

支持罗马教廷的有英格兰、匈牙利、波兰等国,他们希望借此强化与罗马的联系,巩固自身统治的宗教合法性。

法国、西班牙、苏格兰等国则站在阿维尼翁教廷一方,试图通过宗教影响力获取政治筹码。

教会分裂导致宗教权威崩塌,神职人员无所适从,信徒陷入困惑,甚至出现了“双教皇”同时向同一地区征收赋税、授予教职的混乱局面,极大削弱了教会在欧洲的控制力。

当朱文正从约翰神父等人那里了解到这些情况后,一个大胆而野心勃勃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形。

他站在新安城最高的了望塔上,俯瞰着港口中往来的船只,大西洋的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扑面而来。

远处教廷先遣队的卡拉维尔帆船静静停泊在锚地,与庞大的英王铁甲战舰形成鲜明对比。

“殿下,刘璟大人求见。”侍从的声音打断了朱文正的思绪。

“让他上来。”朱文正头也不回地说道。

“刘璟,本王最近睡不好啊!”

“殿下何事烦忧?”

“东洲穷啊!百姓要生存要发展,本王是第一责任人,本王怎么睡的着啊!”

“殿下!东洲百姓一天能吃三顿饱饭,和长安不相上下,应该算不上穷吧?”

刘璟一脸黑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