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章 公主,你看前面有百姓。阿依娜:等等小心有诈(1 / 1)

公主,你看前面有百姓。阿依娜:等等小心有诈

暴雨冲刷着大同城外的黄土路,阿依娜勒住缰绳,马蹄在泥泞中溅起浑浊的水花。

西北山丘上,三百瓦剌骑兵身披牛皮雨披,如蛰伏的苍狼般注视着下方官道。她抬手抹去脸上的雨水,目光扫过远处官道上缓缓移动的黑点——那是一支约莫百余人的队伍,老弱妇孺的身影在雨幕中若隐若现,几辆牛车吱呀作响地碾过积水,车篷上还飘着几面残破的大明旗帜。

“公主,是明军治下的百姓,看样子是要往大同城逃。”亲卫哈图凑到她耳边喊道,雨声几乎要将他的声音吞没。

阿依娜却猛地攥紧缰绳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。

父亲也先帐中那枚刻着“宣府总兵印”的腰牌、铁匠的供词,还有杨善临走时那抹隐藏在官服下的慌乱,在她脑海中飞速闪过。“等等,小心有诈。”她低声喝止正要策马向前的哈图,“传令下去,所有人保持戒备,没有我的命令不得轻举妄动。”

骑兵们迅速散开,呈扇形包抄过去。随着距离拉近,阿依娜终于看清了那群百姓的模样。

为首的老汉白发凌乱,怀中紧紧抱着个啼哭的孩童,身后的妇人面色苍白,脚步虚浮地踉跄前行。

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突然滑倒在泥水中,妇人踉跄着要去搀扶,却被老汉一把拽住:“别管了!快跑!瓦剌人就要追来了!”

阿依娜皱起眉头,这一幕太过熟悉——三年前,她随父亲劫掠宣府时,就曾见过明军故意驱赶百姓当肉盾的场景。她抬手示意队伍停下,从箭囊中抽出一支响箭,对准天空射去。尖锐的破空声刺破雨幕,队伍顿时停了下来,百姓们惊恐地望向山丘上的瓦剌骑兵,发出阵阵哭喊。

“你们是何人?”阿依娜驱马向前几步,用生硬的汉语喊道。

老汉扑通一声跪倒在地:“求瓦剌勇士饶命!我们是宣府逃来的百姓,明军说你们要屠城,我们实在走投无路了!”他身旁的妇人也跟着跪下,额头重重磕在泥水里:“可怜可怜我们这些老弱妇孺吧!”

阿依娜眯起眼睛,突然瞥见队伍末尾一辆牛车的车篷下,露出一截黑亮的铁器——那分明是明军制式的长枪枪头。她心中警铃大作,猛地抽出弯刀:“给我拿下!”

瓦剌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冲下山坡,百姓们顿时乱作一团。老汉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枚信号弹,朝天空发射。阿依娜暗叫不好,还未等她做出反应,四周的山丘上突然响起明军的喊杀声。无数箭矢破空而来,阿依娜侧身避开,弯刀在空中划出一道寒光,将射向她的箭矢劈成两段。

“中计了!”

她高声喊道,“结阵迎敌!”瓦剌骑兵迅速组成防御阵型,弯刀与长枪碰撞出耀眼的火花。阿依娜挥舞着弯刀冲入敌阵,她注意到这些“百姓”动作整齐划一,显然都是训练有素的明军士兵。混战中,她看见那个“老汉”摘下伪装的白发,露出一张年轻的面容——竟是宣府镇有名的千总李虎。

“阿依娜公主,别来无恙啊!”李虎狞笑着冲她喊道,“今日就是你的葬身之地!”

阿依娜冷哼一声,拍马迎上。两人的兵器激烈交锋,火星四溅。就在这时,阿依娜突然瞥见战场边缘,几个“百姓”正悄悄将火药桶推向瓦剌骑兵的马群。她心中大骇,若是火药爆炸,瓦剌骑兵必将死伤惨重。

“哈图!带人去毁掉火药桶!”

她大声命令道,同时虚晃一刀,调转马头朝火药桶方向冲去。弯刀如银蛇般穿梭,几个明军士兵还未反应过来,就已倒在血泊之中。她挥刀砍断捆绑火药桶的绳索,用力一推,火药桶咕噜噜滚下山坡,在远处轰然炸开。

战场上硝烟弥漫,明军见计策被识破,攻势渐缓。阿依娜趁机收拢残部,边战边退。待他们撤回到西北山丘时,暴雨不知何时已经停歇,天边露出一抹暗红的晚霞。她清点人数,发现折损了二十余名骑兵,心中怒火中烧。

“立刻派人回营,向大汗禀报此事。”她擦拭着弯刀上的血迹,目光冰冷,“明军竟敢用如此下作的手段,这笔账,我们迟早要讨回来。”

而此时的大同城内,杨善正跪在朱祁钰的密使面前,额头布满冷汗。密使手中拿着的,正是阿依娜从假百姓身上缴获的密信,信中详细记载了明军假扮百姓伏击瓦剌骑兵的计划,落款处赫然盖着宣府总兵的大印。

“杨大人,此事你作何解释?”密使冷冷地问道。

杨善颤抖着接过密信,心中叫苦不迭。他深知,这必然是朝中政敌的阴谋,意在破坏和谈,将他置于死地。“下官...下官对此事毫不知情。这定是有人栽赃陷害!”他声泪俱下,“还请大人明察!”

密使冷哼一声:“哼,解释无用。陛下命你速速查清此事,若有半点差池,提头来见!”

杨善瘫坐在地上,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,心中一片绝望。他想起叶先那把刻着狼首的短刀,还有阿依娜眼中的杀意,突然意识到,这场和谈背后,早已是暗流涌动,各方势力的博弈才刚刚开始。而他,不过是棋盘上一颗身不由己的棋子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