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庆功宴上的血色阴谋(1 / 1)

德胜门城楼的硝烟尚未散尽,京城已陷入狂欢。百姓们提着酒坛涌上街头,将鲜花抛向满身血污的明军将士,欢呼声中,于谦却望着破损的城墙皱起眉头——这场胜利太过惨烈,神机营半数火器损毁,城墙缺口处甚至能看见瓦剌军攻城时留下的焦黑手印。

“大人,陛下宣您即刻入宫,举办庆功宴!”亲兵的呼喊打断思绪。于谦摘下头盔,任由雨水冲刷脸上的血渍,转身时瞥见角落里苏云娘带着娘子军默默搬运伤员,她们染血的衣襟还在往下滴水,却无人上前道一声谢。

乾清宫内,金丝琉璃灯下,庆功宴已至高潮。三十六盏宫灯将殿内照得亮如白昼,八珍玉食摆满鎏金长案,舞姬们踏着编钟节奏旋转,广袖拂过镶满东珠的帷幔。朱祁钰亲手为于谦斟酒,翡翠酒盏映出帝王眼底的疲惫与欣喜:“于卿护国有功,当受此杯!”

“陛下谬赞。”于谦单膝跪地接过酒杯,余光扫过席间。徐有贞正把玩着羊脂玉扳指,眼角细纹里藏着阴鸷;几位藩王将领交头接耳,腰间佩刀缠着的靛蓝布条,竟与瓦剌军帐的装饰如出一辙。

“慢着!”徐有贞突然起身,象牙笏板重重击在青砖地上,“此战看似大胜,实则隐患重重!民间私造火器扰乱军规,更有传言说,娘子军中有瓦剌细作!”他身后两名侍卫立刻押上浑身是血的苏云娘,女子发髻散乱,脖颈处的淤青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紫色。

宴会厅瞬间鸦雀无声。舞姬们僵在原地,编钟的余韵撞在宫墙上,发出刺耳的回响。于谦的酒杯停在半空,酒液顺着杯沿滴落,在绣着金线的地毯上洇出深色痕迹。他掏出从黑衣人身上搜出的密信,却发现原本写着主和派勾结的字迹竟已晕染模糊,分明是被人用矾水做了手脚。

“徐大人可有人证物证?”于谦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,“苏姑娘等人拼死制作水雷,险些丧命,岂是一句‘妖女’便能污蔑?”

“哼!”徐有贞猛地展开一卷画轴,竟是苏云娘与瓦剌商人交谈的场景。画中女子神色慌张,而那商人腰间的狼头银饰,正是瓦剌贵族的标志,“三日前,有人亲眼见她在城西茶楼与敌寇密会!”

苏云娘突然大笑,笑声中带着绝望:“那是我父亲!他被主和派威胁,不得已......”话未说完,一柄淬毒的匕首突然从暗处飞来,直取她咽喉!千钧一发之际,郭一平挥刀格挡,匕首擦着苏云娘脸颊钉入立柱,溅起的木屑划伤了她左眼。

宴会厅顿时大乱。藩王将领们纷纷拔刀,刀身上的瓦剌图腾在火光中泛着幽蓝。“护驾!”于谦大喊一声,同时将朱祁钰扑倒在地。三支淬毒弩箭擦着头顶飞过,钉入龙椅背后的金丝楠木屏风,木屑纷飞中,他听见卫长国在殿外撕心裂肺的呼喊:“大人!瓦剌骑兵伪装成商队,正在攻打朝阳门!而城内粮仓...失火了!”

粮仓方向腾起的黑烟已遮蔽半边天空,火舌舔舐着堆积如山的粮草,热浪裹挟着焦糊味冲进宫殿。于谦心头剧震——粮仓乃守城命脉,此刻大火熊熊,映照出徐有贞嘴角若隐若现的冷笑。更可怕的是,他突然想起白天巡查时的细节:城外的芦苇荡里,明明没有马蹄印,却有新鲜的草料残渣。原来瓦剌军根本没有走远,而是藏在暗处,就等着庆功宴的这一场闹剧!

“徐有贞!你竟敢里应外合!”于谦提剑逼近,却见对方突然抽出圣旨,明黄绸缎在风中猎猎作响:“于谦拥兵自重,意图谋反!陛下有旨,即刻革职查办!”朱祁钰被侍卫簇拥着退到角落,眼中满是恐惧与猜忌,先前赐酒的温情荡然无存。

苏云娘趁机挣脱束缚,抓起案上鎏金酒壶砸向徐有贞。混乱中,于谦突然听见朝阳门方向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声——竟是苏云娘拼死运来的最后一批水雷,在敌群中炸开。火光中,他看见女子单薄的身影站在城楼上,染血的衣袖随风翻飞,对着他露出一抹释然的笑,随后被蜂拥而上的瓦剌骑兵淹没。

“诸位将军!”于谦跃上高台,剑指燃烧的粮仓,“瓦剌未退,内奸当道!是战是降,你们自己选!”他的声音穿透硝烟,带着令人战栗的威严。殿外,喊杀声越来越近,而这场由庆功宴引发的血色风暴,才刚刚开始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