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1章 也平:我没说谎。你认识赵婉仪吗?本想找她(二)(1 / 1)

暗宫迷局

腐木在脚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,三人刚踏入偏门,也平突然拽住赵婉宁的袖口。月光掠过他脖颈处狰狞的旧疤,那是四年前瓦剌商队遇袭留下的印记。

那时他不过十六岁,父亲将他护在身下,弯刀划破父亲后背的闷响至今仍在耳畔回荡。

温热的血顺着父亲的衣摆滴在他手背,混着燃烧的羊毛焦糊味,在记忆里凝成永不褪色的噩梦。父亲咽气前攥着他的手腕,最后的力气都用来将一枚铜扣塞进他掌心:“带着它,找阿依娜...”

\"赵姑娘,你还没回答我——你当真不认识赵婉仪?她本该在后宫当女官,腰间总挂着银铃铛。\"

也平的声音低沉而急切,他的手在袖中摸索良久,掏出的不仅是半截染血的帕子,还有枚变形的铜扣——边缘刻着瓦剌王族特有的火焰纹,内侧还留着父亲指腹的凹痕。帕子边缘焦黑,金线绣的并蒂莲只剩半朵,针脚里嵌着的细小沙砾,像极了四年前他们在沙漠逃亡时,风沙灌进衣领的触感。

赵婉宁指尖一颤,藏在袖中的银簪硌得生疼。

七日前宫宴的场景突然清晰起来:烛火摇曳的坤宁宫内,金丝楠木柱上缠绕着象征祥瑞的红绸,空气中弥漫着龙涎香与胭脂的混合气息。

她正绞尽脑汁向孙皇后进言,余光瞥见个总爱躲在廊柱后的清秀女子。

那人用银铃系着的匕首切割瓜果,刀刃映出的冷光,与此刻也平眼中的焦急如出一辙。但那时她满心都是如何在后宫站稳脚跟,甚至没留意到女官腰间的狼头银铃,与也平铜扣上的图腾如出一辙。更没注意到,每当赵岩经过,那女子总会不自觉地颤抖。

\"我...只记得有这么个人。\"

赵婉宁避开也平灼热的目光,余光瞥见赵婉怡已抽出软剑,剑尖挑开蛛网时,惊起一团蛰伏的尘螨,在月光下慢悠悠地打转。她的思绪却回到了七日前的那个夜晚,孙皇后曾无意间提起,后宫中有个行事低调的女官,知晓许多前朝秘事。\"怎么突然问起她?\"

\"三个月前,我在醉仙居废墟捡到这个。\"

也平的声音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,每说一个字都要耗费全身力气。

他的拇指反复摩挲铜扣凹陷处,那里还沾着干涸的血迹,\"那晚我本想去寻大姐留下的线索,却只找到这块染着硝烟的帕子。醉仙居已成一片焦土,只有这块帕子,在断壁残垣中格外刺眼。\"记忆突然翻涌——阿依娜总说,等回到草原,要亲手给他绣一条配铜扣的腰带,可如今她的笔迹却出现在皇宫各处。

赵婉怡的剑尖\"当啷\"撞上门框,惊起梁上两只夜枭。

她突然想起半月前在御膳房的场景:蒸腾的热气中,个佝偻的老厨娘用银铃换走半块奶皮子。

那铃铛与也平描述的样式分毫不差,边缘还刻着细小的狼头图腾。此刻回忆起来,老厨娘布满皱纹的手背上,隐约有火焰状的刺青,与也平胸口新纹的图腾如出一辙。更重要的是,当她把奶皮子递给老厨娘时,对方低声说了句\"小心火烛\",语气中带着莫名的暗示。

\"跟我来。\"赵婉宁转身往冷宫方向疾走,裙裾扫过墙角的青苔。记忆如潮水翻涌:去年上元节,她在掖庭偶遇过那个女官。对方怀里抱着的食盒里,飘出的草原酥油香混着龙涎香,如此格格不入,却让她鬼使神差地多看了几眼。那时女官匆匆避开的模样,此刻想来,更像是在躲避某人的监视。她还记得,女官耳后有颗红痣,与孙皇后密档中记载的瓦剌细作特征吻合。

冷宫的铜锁已锈成暗绿色,赵婉怡的软剑却在触及锁芯时发出刺耳的共鸣。也平突然按住剑身,掌心贴上斑驳的朱漆门,指腹抚过门上歪斜的刻痕——那是阿依娜特有的握笔习惯,每个笔画都带着草原儿女的苍劲。\"这是大姐的笔迹。\"

他的指甲深深掐进木头,想起七日前潜入皇宫时,也曾在御花园的石桌上,发现过同样笔迹的\"救我\"二字,却被巡逻侍卫打断追查。当时他就隐隐觉得,大姐还活着,并且在向他求救。

门缝里渗出的腐臭混着奇异的药香,像无数细小的钩子,钻进赵婉宁的鼻腔。那气味中,有艾草的苦涩,有腐肉的腥气,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奶香,让她想起小时候在草原上闻到的味道。她用帕子掩住口鼻,却见也平直接撞开了门。月光漏进霉斑遍布的窗棂,照见满地碎裂的瓷碗,每只碗底都用朱砂画着半朵莲花——那是瓦剌人传递密信的暗号。这让她想起孙皇后密室里的密档,其中记载着三年前瓦剌使团进贡时,曾有人用相同暗号传递重要物件。而这次,这些瓷碗是否也藏着解开谜团的关键?

\"找水缸。\"也平突然跪坐在地,指尖在砖缝里摸索,\"大姐说过,瓦剌人藏东西,都在...\"他的声音戛然而止,因为青砖缝隙里赫然露出半截银铃,正是他描述的样式。铃身上还沾着暗红的血渍,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。而这血迹的颜色,竟与三日前他在炼丹房外发现的拖痕如出一辙。他小心翼翼地捡起银铃,铃声响起的瞬间,仿佛听到了阿依娜在草原上呼唤他的小名,泪水不自觉地模糊了双眼。

此时,一阵阴风吹过,冷宫的门突然\"吱呀\"一声关上,月光被彻底挡住。黑暗中,传来若有若无的锁链声,还有女子压抑的啜泣声,让人毛骨悚然。赵婉宁握紧了手中的银簪,赵婉怡将软剑横在胸前,也平则把银铃紧紧攥在手中,三人背靠背,警惕地注视着四周。他们知道,更大的危机,正在黑暗中悄然逼近。而四年前那场改变命运的商队遇袭,似乎只是这场阴谋的序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