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章 孙皇后:现在这个新皇上怎么样?(1 / 1)

暗流涌动的朝堂风云

清晨的紫禁城,晨光透过厚重的云层,在金銮殿的琉璃瓦上投下一丝黯淡的光影。孙皇后坐在偏殿内,手持茶盏,眼神中满是忧虑。自朱祁钰登基以来,她始终密切关注着朝堂局势,如今瓦剌大军压境,京城危在旦夕,她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。

“皇上今日上朝可还顺利?”孙皇后轻声问身旁的贴身宫女。

宫女微微福身,回道:“皇后娘娘,听说朝堂上争论激烈,主和派和主战派各执一词,僵持不下。”

孙皇后眉头微蹙,放下茶盏,喃喃道:“这节骨眼上,可不能乱了阵脚啊。”她深知,此刻的决策关乎大明江山的安危,稍有不慎,便是万劫不复。

与此同时,金銮殿内,气氛剑拔弩张。主和派官员徐有贞站出班列,朝朱祁钰躬身一拜,朗声道:“陛下,如今京城粮草不足,百姓听闻瓦剌大军逼近,人心惶惶。若执意开战,百姓恐遭涂炭。臣等以为,和谈才是上策。”

宦官曹吉祥也随声附和:“陛下,瓦剌已传来密信,愿退兵言和,这是天赐良机啊!”说着,他呈上一封密信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。

朱祁钰看着手中的密信,神色有些犹豫。他刚登基不久,本就对能否抵御瓦剌心存疑虑,这密信仿佛是一根救命稻草。

就在这时,于谦大步上前,厉声喝道:“陛下,这密信破绽百出!瓦剌狼子野心,岂会轻易退兵?臣已收到卫长国将军暗中搜集的情报,瓦剌正在增兵,妄图一举拿下京城!”

徐有贞脸色一变,强辩道:“于谦,你莫要危言耸听!仅凭一面之词,如何能信?”

“是吗?”于谦冷笑一声,抬手示意。只见郭一平带领锦衣卫押着几名商人走上殿来。“陛下,这几人乃是与瓦剌勾结的奸商,他们供述,主和派某些人收受瓦剌贿赂,妄图里应外合!”

朝堂顿时一片哗然,朱祁钰怒拍龙椅:“大胆!竟敢通敌叛国,该当何罪!”他的目光如利剑般扫过徐有贞和曹吉祥,眼中满是怒火。

徐有贞和曹吉祥脸色惨白,扑通跪地,拼命辩解。但此时,证据确凿,他们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。

就在朝堂局势逐渐明朗之时,孙皇后在偏殿也听闻了此事。她微微颔首,心中暗道:“于谦果然不负众望。”但她也深知,朝堂之上,暗流涌动,危机远未解除。

而在战场这边,卫长国收到线报,瓦剌已掌握明军布防图。他与郭一平神色凝重,连夜潜入锦衣卫大牢,审讯被俘的瓦剌细作。细作虽宁死不屈,但在卫长国和郭一平的巧妙逼问下,还是透露出一些线索——传递消息的密语指向一位三品官员。

“此人隐藏极深,必须尽快找出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”卫长国握紧拳头,眼中满是焦急。

与此同时,罗通匆匆求见于谦,神色慌张:“于大人,居庸关部分城墙因连日暴雨出现裂缝,若瓦剌强攻,恐难坚守!”

于谦沉思片刻,道:“此事刻不容缓。卫长国将军,你即刻带领工匠和敢死队,趁夜出城抢修城墙!”

“末将领命!”卫长国抱拳领命,带着众人趁着夜色悄然出城。然而,在返回途中,他们遭遇了瓦剌斥候突袭。箭矢如雨点般袭来,卫长国大喝一声:“结阵迎敌!”一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就此展开。

另一边,军营中,猛将范广和郭一平因作战风格产生激烈争执。范广性格火爆,主张主动出击,杀瓦剌一个措手不及;而郭一平则认为应稳守为主,等待时机。两人越吵越凶,竟拔刀相向。

“都住手!”卫长国及时赶到,怒喝一声。他冷静地分析道:“瓦剌骑兵虽强,但并非无懈可击。他们的骑兵冲锋时,阵型密集,若我们设下埋伏,以火器和弓弩攻击,必能重创他们。我们可采用‘诱敌深入,分兵合围’之策,如此方能取胜。”

范广和郭一平听后,皆是一愣,随后相视一笑,收起兵器。“卫将军所言极是,是我等冲动了。”

而苏云娘在筹备粮草时,发现城中富商囤积物资,企图哄抬物价。她心生一计,设下圈套,让富商当众出丑。然而,富商却突然认出她,惊呼道:“你是我的女儿,云娘!”

苏云娘如遭雷击,呆立当场。她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苦苦寻找的亲人,竟以这样的方式重逢,而这一身份的揭露,让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。

朝堂与战场的风云变幻,各种矛盾与危机交织在一起,局势愈发紧张。朱祁钰在经历了朝堂的风波后,逐渐坚定了抗战的决心。他深知,唯有背水一战,才能守护大明江山。

孙皇后听闻朝堂和战场的种种消息后,心中既欣慰又担忧。欣慰的是于谦等忠臣力挽狂澜,担忧的是前方战事依然凶险,内奸尚未找出,大明的未来依旧充满未知…… 这场关乎大明命运的大战,即将拉开帷幕,而每个人都将在这场风暴中,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