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风裹挟着霜气,悄然拂过庐江府那鳞次栉比的青瓦白墙,丝丝寒意,如针芒般沁入人心。近数月以来,庐江府的街巷之中,频繁出现一名神秘侠盗的身影。此人行动敏捷,身姿矫健宛如夜枭,专以那些凭借财富鱼肉乡里的恶霸为目标。每至作案之时,他便如鬼魅般潜入深宅大院,出手迅猛如电,干净利落地取走不义之财后,又悄然将财物分发给城中孤苦无依的老弱病残,或是流离失所的可怜之人。因其行事极为缜密,从未留下任何蛛丝马迹,纵使庐江府的捕快们殚精竭虑,也对他无可奈何。而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富户,在府衙内气得暴跳如雷,脸红脖子粗地破口大骂,却也只能徒呼奈何。
在城郭的偏僻一隅,有一间破旧的茅屋,住着孤儿阿福。在一个霜寒刺骨的深夜,饥饿致使他意识逐渐昏沉,几近半梦半醒之间。忽然,一阵细微的“吱呀”声从窗外传来,惊得他浑身猛地一颤,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坐起。借着昏暗的月光,只见窗户被人用两根手指轻轻撬开一道缝隙,一道黑影如狸猫般敏捷地翻窗而入,落地悄无声息。那人动作娴熟地将沉甸甸的布袋放置在桌上,阿福刚欲开口询问,黑影已然转身,瞬间消失在浓重的夜色之中,只留下屋内长久回荡的寂静。此事如燎原之火般迅速传开,百姓们对这位行侠仗义的英雄感恩戴德,纷纷传颂他的事迹,而官府与侠盗之间的“猫鼠博弈”,也愈发激烈。
庐江同知钟嘉之女钟墨言,面容娇美若桃花,眉眼间透着聪慧灵秀之气,于府中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。一日,她在繁华的闹市中与少年武者喻清偶然邂逅。喻清剑眉斜飞入鬓,身姿挺拔似青松,举手投足间尽显英气。二人目光交汇的瞬间,仿佛一眼便洞悉彼此内心,情愫在不经意间悄然滋生。然而,这段美好的姻缘,却遭到钟嘉的强烈反对。在他看来,喻清不过是个空有武力、前途未卜的武夫,根本无法与自己精心培养的女儿匹配。于是,钟嘉毫不留情地将女儿软禁于绣楼之中,派遣家丁日夜看守,严禁她踏出半步。
被困绣楼的钟墨言,虽满心委屈,却对喻清的爱意坚定不移。她通过贴心的丫鬟,偷偷给喻清传递书信,字里行间饱含着相思与牵挂。喻清收到信后,感动不已,对心上人的思念愈发浓烈,决心无论如何都要与她相见。终于,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,喻清施展轻功,如鬼魅般轻盈地来到绣楼之下。钟墨言早已在窗前等候,两人隔着雕花窗棂,低声倾诉着相思之苦,此刻,周遭的一切仿佛都已静止,唯有两颗相爱的心紧紧相依。此后,每至夜幕降临,他们便借着朦胧月色,在绣楼前互诉衷肠,感情也愈发深厚。
另一边,钟嘉却在暗中策划着一个恶毒的阴谋。他找来一名丫鬟,仔细叮嘱一番后,让其给喻清送去一封信,信中谎称钟墨言已收拾好行囊,准备与他私奔。与此同时,他故意放松绣楼的守卫,让家丁们偷懒懈怠,还特意虚掩绣楼大门,设下陷阱等待喻清上钩。不仅如此,他还命丫鬟在绣楼内放置了一大包金银珠宝,只等喻清自投罗网。
喻清收到消息,心中虽隐隐觉得事有蹊跷,但对钟墨言的信任,让他还是决定前往一探究竟。趁着夜色,他施展轻功,如夜鸟般轻巧地落在绣楼二楼。与钟墨言隔窗相对时,他语气坚定地说道:“小姐莫急,我在庐江尚有一些事务亟待处理,待处理妥当,定会亲自上门求老爷成全。私奔之事,实不可行。”钟墨言一听,心中顿感不妙,连忙催促他离开,焦急地提醒他有危险。就在喻清犹豫不决之际,丫鬟从暗处闪身而出,急切地说道:“公子,楼前有捕快,快从绣楼内下楼,走后门!”话音未落,便听见钟嘉在楼下大声喊道:“抓住那个盗贼,别让他跑了!”喻清来不及多想,跟着丫鬟匆匆下楼。
早已埋伏好的捕快们在总捕头鬼子六的指挥下,如潮水般迅速围拢过来,将喻清堵在绣楼一楼门口。喻清临危不惧,身形一闪,三两下便击退两名冲在前面的捕快,正欲施展轻功逃离,那丫鬟却突然从身后扑上来,死死抱住他的腿,哭喊道:“别撇下我!”随着她的动作,背上的包袱散开,金银珠宝噼里啪啦滚落一地。鬼子六抓住时机,大喝一声,带领捕快们一拥而上,将喻清制服,押往府衙。
就在众人准备离开之际,钟墨言于二楼猛然推开窗户,手中紧握着一把寒光四射的剪刀,声嘶力竭地喊道:“放开他,不然我就自尽!”她身着一袭墨绿色修身长裙,苗条的身姿在风中摇曳,曲线饱满,体态婀娜,宛如一朵盛开的墨玉莲花。
钟嘉却不为所动,冷着脸说道:“这种盗贼,哪里值得你如此?”并催促捕快赶紧带走喻清。钟墨言绝望地大喊一声:“孩儿不孝!”便将剪刀刺向自己的脖颈。一旁的丫鬟大惊失色,急忙冲上前去阻拦,慌乱中一脚踢翻了地上的凳子,巨大的冲击力将钟墨言撞出窗外,那锋利的剪刀尖直直地刺向她的脖子。
千钧一发之际,鬼子六眼神一凛,手中铜剑如闪电般挥出,一道寒光闪过,剪刀被击飞出去。可还没等他松口气,就见喻清猛然挣脱捕快的束缚,身形如鬼魅般飘然而出。他一袭白衣胜雪,风度翩翩,宛如仙人临世。双手虽被反绑,却巧妙地运用内力,平躺飞身,如飞燕般轻盈地接住了坠落的钟墨言。随后,他稳稳地落地,将她护在怀中,宛如护花使者一般。
喻清的侠义俊雅形象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,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和正义,仿佛世间的邪恶都无法玷污他的高洁。他的动作如行云流水,一气呵成,让人不禁为之惊叹。在他的怀中,钟墨言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安心,仿佛找到了生命中的依靠。
捕快们迅速围了上来,将两人团团围住。钟墨言虚弱地说道:“我们生不能在一起,你何苦还要来地府陪我。”喻清看着她,深情地说:“我们没死,是六大侠救了你。若不是他那一剑,后果不堪设想。你若不在了,我又怎能独活?”钟墨言如梦初醒,狠狠掐了自己一把,确认这不是梦境后,喜极而泣,紧紧地将喻清抱在怀里,生怕他再离开。
这时,鬼子六转身对钟嘉说道:“钟小姐并无大碍。”众人定睛一看,果然她脖颈处完好无损。钟嘉见状,气不打一处来,喊道:“把钟墨言拉开!”鬼子六却抬手拦住,说道:“稍安勿躁。”
就在僵持不下之时,人群外突然传来一声高喊:“知府大人到!”只见江知府风尘仆仆地赶来,江令宜紧跟其后。原来,在鬼子六出发前,江令宜特意叮嘱他要小心保护钟墨言,还说若有麻烦,等她来处理。
江令宜走到喻清面前,询问庐江侠盗之事,喻清反问道:“江小姐怎知此事与我有关?”江令宜微微一笑,说道:“你可还记得重阳村的哑婆婆?她虽不能言语,却心怀善意。是她告诉我,只有钟小姐这样的佳人,才配得上你这位大善人。”
喻清听后,坦然说道:“既然已被知晓,我甘愿接受处置,只求不要为难钟墨言。如今哑婆婆有江小姐照顾,我也再无牵挂。”江令宜上前扶起钟墨言,轻声问道:“若喻清真的入狱,你愿意等他吗?”钟墨言眼神坚定地看向喻清,郑重地说:“无论多久,我都会等。”
江知府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,沉思片刻,转头对钟嘉说道:“两个孩子真心相爱,你又何必强行拆散?喻清虽是武夫,但心地善良、为人正直,是个不错的归宿。”钟嘉虽满心不愿,却也不好反驳。钟墨言和喻清终于得以团圆,二人相拥而泣,对知府感激不尽。
紧接着,江知府一声令下,只见一群人迅速且有序地行动起来。他们在绣楼前的空地上忙碌着,不一会儿,十几张桌凳便整整齐齐地排列开来,恰似一场盛大宴会的前奏。
江知府面带微笑,热情地邀请钟嘉、鬼子六、喻清以及钟墨言等关键人物坐在主位上。这些人皆是这场活动的核心人物,他们的到来无疑为整个场面增添了诸多光彩。